回收ABS塑料的标准要求是什么

日期:2025-11-05 阅读量:

回收ABS塑料的标准要求涵盖原料、加工、性能检测及包装贮存等多环节,具体如下:

一、原料来源与筛选

  1. 可追溯性
    回收ABS应来自可追溯的废旧产品,如家电外壳、汽车内饰件、电子设备外壳等,避免混入其他塑料或有害物质。优先选择单一来源的废料,减少材料成分波动。
  2. 杂质剔除
    • 剔除含金属、木材、纸张、橡胶等异物的废料,防止加工设备损坏或污染。
    • 分离不同颜色ABS(如黑色、白色、彩色),避免混色导致成品色差。
    • 确认废料是否为纯ABS,或与其他塑料(如PC、PVC、HIPS)的共混物。通过红外光谱(FTIR)或差示扫描量热法(DSC)分析材料成分,确保符合回收目标。

二、预处理工艺

  1. 清洗
    使用碱性或中性清洗剂去除油污、灰尘、标签胶等污染物,水温控制在50-70℃,清洗时间10-15分钟。
  2. 干燥
    清洗后通过热风循环干燥箱或离心脱水机去除水分,干燥温度80-100℃,时间2-4小时,确保含水率≤0.5%。
  3. 破碎与筛分
    • 采用双轴剪切式破碎机将废料破碎至粒径5-10mm,减少加工能耗。
    • 通过振动筛分离细粉(粒径<1mm)和过大颗粒,避免影响挤出稳定性。
  4. 杂质分离
    • 使用磁选机去除铁磁性杂质(如螺丝、钉子)。
    • 通过风选或浮选分离轻质杂质(如塑料薄膜、泡沫)。

三、加工过程控制

  1. 配方优化
    • 添加弹性体(如SBS、SEBS)或纳米碳酸钙提高冲击强度。
    • 添加玻璃纤维(10-30%)提升弯曲模量。
    • 示例配方:回收ABS 80% + 增韧剂10% + 抗氧剂1% + 润滑剂0.5%。
    • 添加溴系阻燃剂(如十溴二苯乙烷)或磷系阻燃剂(如次磷酸铝),配合协效剂(如三氧化二锑)提升阻燃等级至UL94 V-0。
  2. 颜色调整
    使用色母粒或色粉调整颜色,通过测色仪(如Datacolor)控制色差ΔE≤2.0,确保批次一致性。
  3. 挤出造粒
    • 温度控制:一区160-180℃,二区190-210℃,三区210-230℃,机头220-240℃,避免温度过高导致降解。
    • 螺杆转速:80-120rpm,根据熔体压力调整,确保塑化均匀。
    • 切粒方式:采用水下切粒或拉条切粒,粒径控制在3-5mm,长度均匀。
    • 干燥处理:造粒后需再次干燥(80-90℃,2-4小时),防止水解。

四、质量检测与标准

  1. 物理性能测试
    • 拉伸强度:≥40MPa(ASTM D638)。
    • 弯曲强度:≥60MPa(ASTM D790)。
    • 冲击强度:≥20kJ/m²(缺口,ASTM D256)。
    • 热变形温度:≥80℃(1.8MPa,ASTM D648)。
  2. 化学性能检测
    • 重金属含量:符合RoHS指令(Pb、Cd、Hg、Cr6+等≤1000ppm)。
    • 多环芳烃(PAHs):符合REACH法规(如苯并[a]芘≤1mg/kg)。
  3. 尺寸公差
    符合ISO 2768-m级标准,关键尺寸偏差≤±0.1mm。
  4. 老化测试
    • 氙灯老化:500小时后色差ΔE≤3.0,无粉化、开裂(ASTM G155)。
    • 热老化:70℃×168小时,拉伸强度保持率≥80%。

五、包装、贮存与运输

  1. 包装要求
    使用防潮铝箔袋或内衬塑料袋的纸箱包装,每袋净重25kg,标注材料型号、批次号、生产日期。
  2. 贮存条件
    • 存放于干燥、通风的仓库,温度≤30℃,湿度≤60%,避免阳光直射。
    • 堆放高度不超过1.5米,防止压溃变形。
  3. 运输要求
    • 运输过程中应打包完整或采用封闭的运输工具,防止遗撒。
    • 包装物表面应有标明种类、来源、原用途和去向等信息的标识,标识应清晰、易于识别、不易擦掉。

六、环保与合规要求

  1. 限用物质控制
    符合RoHS、REACH等法规,限制铅、汞、镉、六价铬等重金属及多环芳烃含量。
  2. 放射性要求
    放射性物质含量需符合国家标准,确保安全。
  3. 管理体系
    建立原料-生产-成品的全流程追溯系统,记录每批次回收来源、加工参数、检测数据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PCR材料供应商